1700多年前,世界地球物理科學的鼻祖——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為研究地震波的傳播和確定方向提供了解決方法。直到現在,世界地球物理科學仍沿用中國這一技術原型,對地下埋藏在千米甚至上萬米深的石油進行勘探。
軟件技術的出現使勘探數據的分析有了質的飛躍。它能更清楚地了解石油的準確位置,尤其是對老油田的再次勘探。據了解,挪威國家油田在應用軟件分析勘探數據后,原油采收由30%提升到70%,而中國利用軟件技術由原來的20%,提高到 40-50%。在澳大利亞某油田,原估計約有40多個地理特征,一家軟件公司僅用2天時間便分析出50-60個地理特征,為該油田的開采節約了大量資金和寶貴時間……這些軟件技術的提供方,正是世界著名的的地球科技公司——帕拉代姆地球物理公司。
圖為帕拉代姆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約翰 • W. • 小吉布森先生。
勘探工作在石油工業中越來越重要,帕拉代姆地球物理公司為世界各大石油公司提供地震采集,處理和解釋的分析數據,以使他們的石油勘探開采工作更加精準和經濟。現在,帕拉代姆在勘探方面可以提供海上、陸上、淺水三方面聯合,多學科、跨專業協同的軟件產品和技術支持工作,為減少勘探計劃的不確定性, 提高可信度,降低決策風險,優化資產管理,提供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手段和一系列先進的分析解決方案。
日前,記者專程采訪了帕拉代姆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約翰· W.·吉布森先生和帕拉代姆中國區總裁理查德·沃德先生。
更準確、經濟地尋找石油資源
約翰·W.·吉布森告訴記者,“運用先進的軟件技術增加石油資源的勘探和開采是我們的目標。 使用帕拉代姆先進的石油勘探軟件技術,石油開采企業可以更經濟,準確地找到石油資源,并避免對環境的更多的污染和破壞。”約翰·W.·吉布森舉例說,比如在南極、森林等自然條件下,油井打得越少,對環境的影響就會越小,此時用軟件就顯得很重要。如運用軟件了解掌握的信息越多,在油田注鹽水中,就能了解到鹽水的注入不會影響到新鮮的水,甚至對注鹽水的多次重復利用,還能夠避免對地層植被的影響。運用帕拉代姆先進的勘探軟件技術就能避免和減少對自然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目前石油勘探過程中打井環節費用昂貴,帕拉代姆公司希望他們的石油公司客戶以更聰明的辦法去開采打井。沃德先生說:“石油勘探越來越來難,我們需要用最好的技術達到最大的成效。我們需要減少勘探開采的時間,這是降低勘探開采成本的一個方法。”
充滿活力、技術過硬的研發隊伍
“充分運用我們的智慧對于石油勘探開采至關重要。年輕人更容易接受新思維新觀念。他們是發展石油科技方面最好的推動力,他們能看到很多新的機會。在他們以前可能很多找油方法不能用,而新的方法年輕人能很快接受而采用,年輕人和新的思維在這個行業非常重要,所以年輕人在我們公司很重要。”有著全球能源35年業務發展經驗,也曾擔任過全球多家知名勘探技術公司高管的理查德·沃德先生對于石油行業如何利用人才發揮人才的作用,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圖為帕拉代姆公司中國區總裁理查德·沃德先生
過去的幾年,帕拉代姆公司為中國石油工業的勘探和開發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油田準確地找到石油,保持中國油價平穩,促進了中國經濟的較高增長。“這種貢獻,來源于我們公司分布在全世界如荷蘭、美國、法國和中國等不同國家的科學家。我們公司在石油軟件業界的領先地位來源于這些科學家的持續努力和無私貢獻。約翰·W.·吉布森先生表示,帕拉代姆公司已經并將一如既往地把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奉獻給中國的石油工業。
新技術快速融入中國
帕拉代姆公司每年將20%(約4千萬人民幣)的收入投入到產品研究開發和石油開采科技中。帕拉代姆公司美國總部更是派遣多批技術專家到中國向中國客戶詳細講解新技術產品,如帕拉代姆的CIM、as360、及用于研發模塊數據的skua等,這在很大程度上會改變未來的采油方法和渠道。目前已經有多批從美國總部派來的高層研發人員,向中國客戶詳細地介紹這些新技術情況。
理查德·沃德表示,“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我們的軟件產品在中國石油行業的成功運用。除了為中 國市場提供軟件產品,我們也希望在中國提供更多的服務支持以使客戶更全面地了解和使用我們的軟件產品,而不是客戶只部分了解產品而只使用了產品的一部分功能達到成效。通過專家的培訓、了解,可以使客戶更加充分地利用我們的軟件。”
據記者了解,帕拉代姆公司研發的軟件不僅應用于石油行業,而且應用在煤炭和礦場等開采和了解地下環境方面的環境中。“新的技術能讓客戶看到和掌握更多的信息。”帕拉代姆公司的地球物理技術,同時還可運用在環境保護上。未來還將會被運用在其他新的發展上,特別是在水資源控制上,會控制得更好。
中國的石油勘探隊伍表現優異
在日益艱苦的地域采掘勘探石油資源,面臨風險大、成本高等困難。中國在這樣的環境和艱難的條件下的開采工作成績突出。“我也曾經在中國西部工作過,有些地方非常荒蕪,比如塔里木盆地等。在這些地區勘探開采石油資源,打井非常艱難,但中國公司卻成功地在這些地方采取了石油。”沃德說“我們熟悉中國的客戶,并會以適合他們情況和需求的軟件產品成功地幫助他們進行開采。”理查德·沃德說,“我們非常熟悉我們的中國客戶。例如,成功地運作了新疆克拉瑪依油田項目的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東方地球物理公司),和我們一直保持著非常緊密的合作關系。”
中國的勘探采掘技術接近世界先進水平。東方地球物理公司擁有亞洲最大的數據中心,他們有專業的技術隊伍。專業的技術人員了解和決定他們應該使用什么樣的先進的數據軟件。
理查德·沃德先生非常了解中國的相關情況。他告訴我們,中國的勘探隊伍非常有經驗。他們可以在非常艱苦的包括像深山這樣的環境條件下勝任工作。如四川地區的勘探。勝利油田是一個淺水地區,但做得也很成功。中國的勘探隊伍目前對海上開發十分重視,東方地球物理公司也加入到海上勘探作業中。事實上,中國的勘探群體在全世界都受到尊重。他們在中東地區做得很成功,并在世界勘探市場競爭中取得成功。
約翰·W.·吉布森先生認為,中國在石油勘探開采的工作取得了好的成績。他非常高興能和東方地球物理公司緊密合作,東方地球物理公司在全球勘探界業績突出,他們采用了帕拉代姆公司的勘探軟件產品,會更精確、經濟地找到油田,對中國和國際的石油市場做出貢獻。
機遇屬于中國
目前全世界的經濟最少以20%的速度往下降,全世界石油開采也在相應減慢。理查德·沃德認為,中國經濟會越來越強,中國會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實體。“中國政府大力支持商業發展。我的很多朋友問我在中國的經驗體會,我告訴他們,中國是偉大的國家,北京的奧運辦得非常成功。”
在理查德·沃德眼中,中國會運用資金解決問題,目前全世界能源價格很低,很多公司有債務,這對于中國公司就存在很多機會。中國公司目前已經開始和外國公司進行合作,通過合作并購等形式,成為更有實力的公司。沃德先生同時也指出:“中國公司會在技術方面占優勢,但在公司運營上略顯保守。應該了解更多、更好的機會,加快動作。中國公司有很好的管理層,緊密關注情況發展,審時度勢。因此,也需要關注中國政府怎樣支持他們的投資計劃。”
約翰·W.·吉布森認為,中國有很多地球物理專家也開始向外發展,前程看好。進入國際市場之后的中國石油行業,除了勘探和開采之外,下游也在蓬勃發展。“中國在開支上相對保守,管理嚴格,因此不會受經濟危機的太大影響,反而中國在此次危機中越發顯現出她的優勢和地位。金融危機對中國是好的機遇。”
約翰·W.·吉布森最后說:“中國在財政上的成功,將在未來幾年,不僅是石油工業,在其他行業也會很成功,2015-2016年,中國在很多行業都將會處在世界領先地位,我們看好與中國的未來,期待我們和中國同行的緊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