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cseiw"><menu id="cseiw"></menu></fieldset>
<strike id="cseiw"></strike>
<del id="cseiw"><sup id="cseiw"></sup></del><del id="cseiw"><dfn id="cseiw"></dfn></del>
  • 當前位置:首頁> 專訪

    張冠軍:改革創新是發展之道

    時間:2013-09-29 16:08 來源: 作者:王云建

    回顧歷史,中國石油裝備制造業走過了一條艱苦創業、改革創新之路。這條路崎嶇不平,但又風光無限,經過幾代人拓荒斬棘,如今越走越寬。如何總結和評價改革開放30年來的奮斗史?在全球金融風暴下,制造企業如何突圍和持續發展?日前,本刊記者采訪了中國石油裝備制造分公司副總經理張冠軍。





     

    波折前行之路

    《石油與裝備》:在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中,中國石油裝備制造業務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歷程,其中,有坎坷,有巨變,有豐績。請您簡要總結一下這段歷史。

    張冠軍:中國石油裝備制造業是伴隨著我國石油工業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起步階段。寶雞石油機械廠是國內最早的石油裝備制造企業。1958年蘇聯援建項目——蘭州石油石化機器總廠成立,開始進入石油裝備制造行列。這兩大企業為滿足大慶油田、勝利油田、大港油田、遼河油田和華北油田的開發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上世紀70年代~80年代中期,大慶油田、勝利油田等相繼進入原油產量增長高峰期,我國石油裝備制造業得以迅速發展。為了滿足油田開發需要,當時由寶雞石油機械廠負責先后援建了南陽二機廠、江漢總機廠、大慶總機廠、華北機械廠和新疆機械廠等油田機械廠,當時這些廠主要是為油田開發提供裝備維修服務。后來,為了滿足勘探開發任務快速增長的需要,油田開始加大對油田機廠投入,有相當一部分機廠發展為配件生產廠,有的成為專用設備制造廠。

    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中期,計劃經濟體制被打破,石油裝備制造業進入低迷期,包括寶雞石油機械廠、濟南柴油機廠、寶雞石油鋼管廠以及很多油田機廠出現了虧損,生產經營十分困難。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產能相對過剩,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普遍不高,可靠性和競爭力不強。二是受舊體制影響,企業管理觀念和發展觀念沒有及時轉變。

    這個時期,油田紛紛通過改制或經營承包等方式,將機械制造企業與油氣主業剝離。此時,石油工業部堅持對直屬骨干企業的管理,并加大投資進行技術引進和改造,大大推動了我國石油裝備制造業的發展。

    經受了之前六七年的磨難,石油裝備企業開始意識到必須走出去到市場中搏擊,于是痛下決心,加大內部體制改革和創新。1998年以后,三大油公司不斷地加大內部改革重組;而這個時候,正趕上全球石油裝備需求高峰期的到來。

    2000年以后,國際油價一直高位運行,上游勘探開發拉動了石油裝備市場。由于西方制造成本相對較高,制造能力紛紛轉移中國。中國石油裝備制造業抓住了這個黃金期,加大產品研發和自主創新投入,主要經濟指標每年增速都在30%以上,開啟了新的發展階段。

    《石油與裝備》:可以看出,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石油裝備制造業發展很快,日漸壯大,您對這段歷史做何評價?

    張冠軍:石油裝備制造業的發展跟宏觀發展環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技術層面,中國石油裝備制造業走過了由原來的模仿、復制到引進消化吸收,最后到創新的發展之路。市場層面,由一開始起步到快速發展,到困難期,現在又到高峰期,石油裝備制造業基本上是波浪形直線式發展。在過去的30年,石油裝備制造業走了一條改革創新發展之路,改革激活了企業的市場發展意識,創新推動了企業不斷地向前發展。

    改革創新卅載

    《石油與裝備》:過去的30年中,改革創新一直是發展的主旋律。作為如今龍頭企業的寶雞石機械有限公司,其過去的發展歷程非常典型。能否詳細談談?

    張冠軍:我在寶雞石機械廠工作的20余年中,企業經歷了兩個較好的發展階段和一個比較艱難的發展時期。在1997年履職總廠廠長之時,企業生產經營十分艱難,經濟效益下滑,人才流失嚴重。當時如何扭轉企業虧損局面,擺脫困境問題成為當務之急。

    集團公司非常重視寶雞石油機械廠的扭虧解困工作,盡一切努力挽救寶石廠。在此形勢下,提出“以改革求發展,以科技拓市場,以管理求效益”的治廠方略,狠抓內部管理。一是派出去。相繼到深圳華為、陜西鼓風機廠、山西永濟、河南許繼廠等企業取經。二是請進來。請著名經濟學家魏杰、西安交大工商管理學院院長、陜西鼓風機械廠負責企業改革的副總等人做報告,介紹市場經濟,企業如何生存等市場發展知識。三是找出問題,有針對性開始了一系列改革。

    經過財務管理制度、勞動用工制度、分配制度等一系列強有力的改革措施,1997年底,寶石機械廠實現了收支平衡;1998年開始贏利100多萬,之后的數字一路上升。到2003年底,寶雞石油機械廠由1996年的1.6億元的銷售收入上升到9.3億元;由當初年虧損千萬元到實現利潤5661萬元;人均年收入由當初的四五千元上升到四五萬元,七年間,人均年收入提高了近10倍。

    《石油與裝備》:制度改革措施激活了企業的生產力,實現了扭虧為盈。接下來,面對市場和管理問題,寶石機械又是怎么做的?

    張冠軍:企業扭虧為盈之后就研究如何做強做大。市場靠什么,必須靠科技投入,靠制定實施好的科技發展政策。在用人制度上,對科研人員的選用和評審實行動態管理,始終貫徹落實“能者上,庸者下”政策;實行課題招標,績效獎勵……這些措施調動了科研工作者和員工的積極性,為企業后來大踏步地前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寶石機械廠近十年的發展,新產品產值年均達到企業整個產值的40%以上。每年完成幾十個科研項目,營銷收入由不足2億元到2008年的50多億元。

    大企業的優勢在管理上,但若管理不認真只做表面文章,企業就有很大的風險。大企業的管理難度非常大,比如產品質量管理,抓則好、松則濫;成本管理上,不實行精細管理,多浪費一點,產值和效益很快就沒了。改革就是管理,勞動力、資源管理都要跟上。抓好管理,會提高企業抗風險的能力,推動持續發展。抓不好,有可能會曇花一現。

    《石油與裝備》:除了寶石機械廠之外,還有哪些鮮活的企業案例?您對石油裝備制造企業的改革創新有何切身體會?

    張冠軍:西安石油儀器儀表總廠也是個老國企,曾經為我國的石油工業發展作出過貢獻。但是,上世紀90年代后期生產經營十分困難,到2003年已經資不抵債,為了盤活西儀廠資產,對其進行了重組。

    原蘭州石油石化機器總廠,是由蘇聯援建的一百多個重點項目之一,當時鉆機制造能力很強,有些甚至超過寶石機械廠。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同樣遇到了許多困難,面臨生存問題。該廠企業辦社會負擔太重,沒有及時從內部著手進行改革,企業經濟效益一天天下滑。蘭石廠后來被美國國民油井公司兼并。而寶石廠從那時起開始加快內部改革的力度,減輕了企業的包袱,為后來迅速崛起起到重要作用。

    上述案例是時代發展的縮影。企業在發展中有三件大事:改革、創新及管理。哪個企業若抓好這三件事,就能發展、快速發展;哪個企業若忽視這三個方面的工作,發展就緩慢、不平衡,嚴重地甚至會倒閉。“練內功”,抓產品,抓技術是制造企業發展的真理。這是30年來我的切身體會。

    “練內功”御挑戰

    《石油與裝備》: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席卷全球,國際油價一路下跌。國際環境變化對中國石油裝備制造業的影響有多大?

    張冠軍:世界金融風暴對中國及裝備制造業的的影響已經顯現,這點不容置疑。目前對石油裝備裝備制造業已造成影響,但到底有多大影響,還不好定論。第一,不論世界石油價格是高位還是低位運行,對石油裝備的影響大致在半年以后才能反應出來。第二,中國是石油消費大國,本身市場空間很大,今后我國投入4萬億拉動內需,能源工業和石油裝備制造業必然緊跟發展。第三,“三大油公司”一直在加大對上游的投入,包括海洋油氣領域,國內還有很多艱苦的地方亟待勘探開發,西氣東輸二線、中亞管線等輸氣管線需要投產,我國石油裝備市場仍然有增長點。特別對制管廠而言,三五年內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現在影響最大的是石油裝備出口市場。隨著國外市場的萎縮,出口量在減少,國內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有可能拉響“價格戰”。

    《石油與裝備》:油價忽高忽低,經濟環境詭異叵測,您如何看待當前的發展形勢?我國石油裝備制造企業如何擺脫金融危機的陰影?

    張冠軍:大環境好,整個行業發展就好;反之,整個行業發展就差。但不能一概而論。在大好形勢下,有的企業不一定能抓住發展機遇。而有的企業在環境不好的境況下,仍然能生存和發展,關鍵是靠“內功”。

    這幾年是石油裝備制造業發展的黃金期,中石油、中石化及地方石油裝備制造業發展都很快。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高油價刺激及勘探開發趨熱因素,同時還有其它重要因素。一是通過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和自主創新,中國石油裝備制造業的整體技術水平和制造能力大大增強。二是正是有市場經濟之初的那一段磨礪,企業才意識到抓內部管理和體制創新的重要性,對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非常重視,在機遇面前能抓住時機迅速發展。如果沒有這個困難期,整個行業不會有今天這樣的發展形勢。

    在當前形勢下,中國較西方仍有制造成本上的優勢。在國內能源需求不會減弱的形勢下,我國石油裝備制造業自身如果不出現問題,還是能生存的。所謂“自身問題”,就是由于前幾年的高速發展,企業容易盲目樂觀,忽視內部管理,不緊跟用戶和市場開發一些適銷對路的產品,不搞好售后服務,同時花錢大手大腳等內部管理出現了一些問題。產品是否有市場,是否有競爭力,最終要看質量、技術和服務是否能站住腳。國際市場雖然萎縮,但只要產品質量過硬,仍然有發展空間,比如在俄羅斯、中亞等市場,一些復雜區塊的開發仍然需要裝備投入。當前,裝備制造企業要努力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產品可靠性和技術含量,降低制造成本。練好“內功”,是企業安全“過冬”和抵御各種風險的惟一途徑。

    發展是硬道理

    《石油與裝備》:目前中國石油裝備制造業還有哪些發展上的問題?今后,中石油裝備制造業有何發展思路?

    張冠軍:中國石油裝備業面臨企業多而小、低水平、重復建設問題。中國企業大都熱衷于“大”,都不愿做配套產品,以至于主機是好的,但由于個別配套部件跟不上,造成整體質量不穩定。這次金融危機之下,整個裝備制造業將面臨重組和洗牌。重新洗牌之后,將有可能形成若干個制造企業集團,并形成專業分工。這是發展中必走之路。今后,中石油會繼續推進資源重組,減少重復建設,把有限資金和技術力量投入到高附加值產品上;要控制整個裝備制造的總量,防止過熱發展。在“控量、提質”發展思路下,企業應思考如何形成專業化配套、在總量控制下如何提高技術水平。

    《石油與裝備》:國家明年的發展基調是“保增長,促內需,調結構”,這對中國石油裝備制造業發展意味著什么?圍繞“兩個資源、兩種市場”,中石油裝備制造業如何發展?裝備制造“十二五”規劃方向是什么?

    張冠軍:未來幾年國家要投入4萬億,其中,基礎設施是重點建設項目之一,因此能源消耗量仍然很大。在新形勢下,我國石油裝備制造業的首要任務就是提供優質、性價比高的裝備產品,保證國內油氣主業的增長和增量。另外,目前“三大油公司”都在向海外擴張,裝備跟不上,仍然要吃虧。所以,石油裝備企業要繼續通過兩種渠道,進軍海外市場,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當前,我國石油裝備制造業要提高兩個能力:一是提高滿足國內油氣發展需要的保障能力;二是緊跟國際前沿裝備發展方向,制定長遠發展戰略,提高國際競爭力。中國石油的目標是建成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今后走出去戰略不會改變,石油裝備制造業在國際市場大有可為。中石油裝備制造“十二五”規劃將適時出臺,方向還是控制投資規模,鼓勵企業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走高精端和專業化發展道路等。

    戰略合作
    戰略合作 全球石油化工網 世偉洛克 北京石油展 API 斯倫貝謝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 | 日韩精品视频美在线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唯爱网| 亚洲精品美女视频|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AAA|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蜜臀 |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伊一| 含羞草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精品| 97精品久久天干天天天按摩| 精品伊人久久大线蕉色首页| 一区二区精品在线|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AV|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2021|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鸭窝| 日韩AV在线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先锋资源站先锋影院|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APP下载|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天美| 国产a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卫校国产小美女| 91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久久久久久九九99精品|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 日韩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青青草国产三级精品三级| 思思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蜜夜内射| 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蓝导航 | 2021国内久久精品|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永久∴|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vr| 国产精品天天看大片特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