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氫能之星辰大海
時間:2022-06-06 17:17
來源:
作者:李繼運
北京從來不缺乏上熱搜。不久前,人們目光再度聚焦于此:北京將打造世界一流國際氫能城市……無愧于首都,北京人又率先站在時代前列,面對氫能之星辰大海。
能源危機這把雙刃劍,開啟了人類對開發利用氫能的探索征途。作為來源豐富、應用廣泛且綠色低碳的二次能源,目前占全球經濟78%的國家已推出氫能政策,以推動氫能發展。一場深刻的能源革命悄然拉開帷幕,開發利用氫能被冠以破解能源危機的神來之筆。
一直很努力,只是沒出現在聚光燈下。4月,中海油成立北京新能源分公司,探索培育氫能、開展海陸風光發電……中石化在“三桶油”中氫能業務發展最迅速,攻城掠池推進加氫站之余,又不斷拓展氫氣制取與供應,完善氫能裝備領域開疆擴土。中石油去年成立了兩家以氫能為主的新能源發展和投資新公司,隨后在陜甘寧、環渤海等七大區域部署建設氫提純項目,實現“藍氫”供應,滿足城市用氫需求……藍圖初現,在機構框架上“三桶油”的氫能布局,已不再是秘密戰略。
中國乃世界第一產氫大國,但氫能產業和發達國家相比仍處于小弟水平。近年來,我國對氫能行業的重視日益提高,涵蓋氫氣“制—儲—輸—用”全鏈條的氫能產業發展很快。然而客觀講,我們依然面臨嚴峻挑戰,氫能產業發展的安全技術、安全制度、安全監管皆尚待提升。產業發展缺乏有力支點,模式創新才是關鍵。產業布局不能拍腦袋好大喜功一窩蜂上,所謂“沒條件創造條件也上”態度,不嚴謹,值得商榷……有專家坐而論道:首先是否能確保安全?其次布局合理否?再次贏利支點何在?問題都擺上了桌面,亟待解決。
方案不是沒有,且似乎大家都心中有數,但具體落地卻并不輕而易舉。例如,近些年國人耳熟能詳的“核心說”:技術創新是氫能產業發展的核心,必須持續推進綠色低碳氫能制取、儲存、運輸和應用等各環節關鍵核心技術研發,著力推進核心零部件以及關鍵裝備研發制造,突破氫能基礎設施環節關鍵核心技術壁壘,構建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全面技術體系……此外,應當大力打造產業創新支撐平臺,務實推動氫能專業人才隊伍建設,解決迫在眉睫的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缺乏問題。且忌紙上談兵,喊著重視人才,實際把人才一腳踹開。
日前,中國《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公開發布,氫能正式被確立為未來國家能源體系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我國具有較為廣泛的氫能應用市場,優勢突出,加快氫能產業發展已成為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路徑。
相信只要多措并舉,切實構建起技術先進、安全為先、布局優化、模式創新的氫能產業體系,眾志成城,扎實推進,不僅首都人民,全國人民都有機會面對氫能之星辰大海,分享時代科技發展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