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中國油氣管網建設交付完美答卷。截至“十一五”末,中國石化有6600公里在建、在役原油管道。中國石油建設油氣管道總長逾2.7萬公里,達到“十五”期間的1.65倍;其運營的油氣管線總里程已近5萬公里;其70%的原油和成品油、99%的天然氣通過管道運輸完成。
中國油氣管道建設大發展,與我國油氣管道設計、施工、營運、管理、材料及管道生產企業密切相關。而乘著這股發展的東風,“十一五”期間,作為管道制造的中堅力量,中國石化江漢石油管理局沙市鋼管廠(以下簡稱沙市鋼管廠)幾年來完成既定增收創效,企業及品牌實力迅速提升,整體穩步發展、態勢喜人。
抓機遇抓布局; 做大做強
統計數字顯示,“十一五”期間,沙市鋼管廠共生產鋼管136.76萬噸,是“十五”期間的3.24倍;累計訂貨121.77萬噸,實現銷售收入42億元左右,是“十五”期間的5.65倍;而累計利潤和利稅分別是“十五”期間62倍和9.7倍。短短五年時間內,這家企業是怎樣實現如此巨變的呢?
答案是時勢造英雄,而造就“英雄”的關鍵是:早謀先機,抓住了機遇。
據李宏廠長介紹,早在“十五”末期,沙市鋼管廠客觀研判今后較長時間,國內外石油天然氣工業的需求和發展,抓住輸送管道建設鋼管需求越來越大的機遇,制定了“優化產品結構,強化產能建設”的總體思路。
在此思路下,2007年至2009年,該廠相繼建成管道涂敷生產線,新增武漢螺旋鋼管生產線和外涂敷生產線各一條,并著手建設ERW項目,向國內僅有的第三家“三合一”的全產能鋼管制造基地邁進。
同時,該廠提出并完成“再造一個鋼管廠”工程,較好地解決了產能瓶頸問題,適應了市場的快速變化和需求。通過直縫焊管生產線提速,使直縫鋼管產能提高一倍,達到40萬噸。通過實施螺旋焊管生產線預精焊改造,在投資不多的情況下實現產能的大幅度提升,使螺旋鋼管一套主機實現2至3套主機的產量,螺旋鋼管產能也提高到40萬噸/年。此外,為應對以后油氣管市場波動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上馬了30萬噸產能的ERW項目,向100萬噸年產能發起沖擊,為 “十二五”的加快發展打下了基礎。
2010年,據該廠統計,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6.5億元。因為早先的謀篇布局和步步為營發展,這一年為“十一五”劃上完美句號,也奠基了“十二五”做大做強的基礎。
強化科技創新;領先競爭
盡管近幾年,石油鋼管制造企業遇上了大好時機,但同行業企業也在積極發展,國際制管公司也在加大市場滲透。“沒有好鉆頭,攬不了瓷器活。”加強科技創新,出精出新,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已成為領先競爭的不二法則。
“‘十一五’期間,面對國際制管技術愈來愈先進,生產標準愈來愈高的挑戰,我們瞄準市場前沿,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全面實施技術創新戰略。通過自主創新,對生產線進行了大量的技術攻關和設備改造,解決了制約產能的設備、工藝問題,使螺旋鋼管生產技術處于國內領先地位,使直縫鋼管裝備和制造技術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另一方面,變革科研管理體制,培養了一大批理論水平高、實踐經驗多的技術研發帶頭人,使我們的技術創新水平始終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李宏廠長如是說。
2010年,沙市鋼管廠技術創新全線飄紅。據介紹,其自主研發的焊管引、熄弧板切割裝置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DR射線數字成像技術在線試用獲得成功,鋼板電磁超聲探傷裝置通過了國家權威檢測鑒定,直縫成型機改造、螺旋預精焊機械傳動裝置研制等一大批項目得到順利實施;直縫各種規格國產化擴徑頭全部通過批量生產檢驗。而高端產品X100*Φ813高鋼級、大壁厚直縫鋼管,經中國石油集團石油管工程技術研究院檢測,完全滿足API 5L管線鋼管規范,技術水準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此外,φ508×11.1熱煨彎管項目攻關完成并成功中標,完成海底管線鋼管生產攻關項目,兩個領域即將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過去的一年只是上個五年發展的縮影。“十一五”期間,該廠的科技創新實現了多個第一,或填補了空白:成功研發了國內第一套直縫多絲埋弧焊接工藝;建立了江漢平原第一個焊接實驗室,同相關科研院校聯合攻關,對當前國際最尖端的X100、X120高鋼級鋼管的研制開發進行深入研究;“特大直徑厚壁螺旋焊接鋼管工藝”攻關項目,填補了國內空白。
中國鋼管制造當自強。西氣東輸、川氣東送等重大項目帶動了國產鋼管制造大發展。多年來,在為國家重點工程鋼管國產化,改變我國高鋼級、大口徑、厚管壁直縫鋼管依靠進口方面,沙市鋼管廠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也為其贏得了核心競爭力。
適時調整市場; 落實營銷
在制造企業內部,科技創新、市場銷售及服務是三大環節和重要方面,而后兩者是企業創收與發展的“前線”,可以收集最為前沿的市場信息情報,為企業市場定位提供決策參考。“為應對日益復雜的市場形勢變化”,沙市鋼管廠果斷決策,“將銷售方向從三大油市場轉向尋求社會市場和海外市場全方位、多方面突破。根據產能提升的實際,將銷售策略調整為發揮規模優勢,力求整體效益。”
李宏廠長介紹說,多年來,公司一方面加強信息收集和跟蹤,建立了源頭信息跟蹤服務制度;另一方面,與具備管線設計資質的勝利、洛陽、華東、遼河、廊坊、西南設計院等各大設計院建立密切關系,從立項源頭介入三大油市場及社會市場管線項目。經過不懈的努力,原有市場得到穩定,社會市場和海外市場又開創了新局面。
“十一五”期間,該廠承接項目中有西氣東輸、川氣東送、中亞管線、陜京管線、西南成品油管線等國內重點工程。此外,還有江西、武漢天然氣、天津燃氣等地方管線工程;在國外市場上,主要參與了伊朗、伊拉克等國家管線建設。僅2010年前10月,新開辟了江西、天津、北京、福建、廣西等地的社會市場,加上云、貴、川等地,合同總額達到17.85億元。在海外方面,新成立國際貿易公司,建立了多家外貿出口代理關系,在伊朗、哈薩克斯坦、馬來西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管線項目中取得積極進展。
2010年,在伊拉克艾哈代布油田管線投標中,沙市鋼管廠拿到3.75億元外貿合同。“這是近10年最大的一張出口訂單,”李宏廠長高興地說,“為2011年的生產打下了良好基礎。”
中石油最近稱,未來的10至20年,仍將是中國石油管道建設快速發展的重要時期。展望“十二五”發展機遇,李宏廠長希望到2015年,把沙市鋼管廠建設成為中國鋼管制造業的領軍企業。今后10年內,將繼續打造世界級品牌,朝著“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現代化鋼管制造企業的目標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