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暴跌對美國經濟利大于弊?
時間:2020-03-20 10:36
來源:
作者:宋鑫源
這次國際油價出現暴跌,主要是以沙特為代表的OPEC與俄羅斯在延長減產保價協議上無法達成一致。俄羅斯不愿意配合OPEC減產,覺得自己如果減產,美國卻不斷增產擴大石油出口,讓美國人不斷搶占自己的市場份額,只有傻瓜才會這么干。
而面對俄羅斯方面的拒絕減產,沙特為代表的OPEC也不是傻,如果自己盡力減產保價,不是便宜了俄羅斯和美國人嗎?為此,沙特也撂了挑子,要增產大家一起增產,于是全球原油價格就直線跳水,出現了罕見的黑天鵝事件。
很多網友認為,美國是世界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國際油價大跌對美國不利,因為從開采成本上看,美國頁巖油成本最高(大約在40美元/桶),是沙特和俄羅斯的兩三倍價格,如果原油價格跌至成本線以下,美國的頁巖油企業多數又是高負債,這就讓美國頁巖油企業沒活路了,美國經濟必然受到損失。
而我們認為,國際油價下跌對于美國經濟是利大于弊。美國既是世界最大的石油生產國,也是石油最大的消費國,更是石油出口大國。頁巖油聽起來是對美國很重要,但實際上僅占美國GDP的1%,油價下跌并不會給美國經濟帶來多大的影響。

同時,美國頁巖油企業雖然高負債經營,其債務級別是BBB級債務,而美國政府完全可以通過減稅和財政補貼政策,讓頁巖油企業暫時撐過這段冬季,來使美國經濟有更大的提升,以及對俄羅斯經濟造成重大沖擊。
國際油價暴跌,甚至跌至較低價格,對美國經濟的好處是顯而易見:
第一,對于美國而言,美國仍然是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因此油價的降低對于美國的經濟有一定的助推作用。因為,美國本來就是一個耗油大國,美國人在各方面都離不開石油,如今原油價格便宜了,美國社會運行成本就降低了,對經濟當然會有推動作用。
第二,原油價格下跌了,可以促進美國居民的消費,如果能保持低油價,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提升了,這相當于一次減稅,能有效的拉動其他領域的消費。
第三,低油價可以減少通貨膨脹,而高油價才會推高通脹水平。在低通脹的環境之下,美聯儲在降息方面才有更大的政策空間,這樣有助于美國經濟在下行的趨勢之下,對經濟有更好的支撐。
第四,低油價可以降低美國制造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利潤率,對美國降低失業和提升經濟是有利的。從總體上説,全球低油價對于經濟下行之中的美國是有利的。所以,我們也不排除美國故意讓沙特打壓國際原油市場的可能。
實際上,美國是石油出口大國,但同樣也是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國際油價暴跌,固然會導致美國的原油開采企業受到損失,但是這些實在是微不足道。只要國際油價長期在低位徘徊,對于美國經濟有利,特別是對于美國國內消費、生產制造業、控制通脹有利。而對于俄羅斯等靠能源出口為主的國家是非常不利的。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3月9日刊載題為《彼得·希夫說,別管油價了,整個美元泡沫將要破滅》的報道稱,老牌股票經紀人彼得·希夫對“今日俄羅斯”電視臺記者說,油價下跌很可能是短暫的,因為整個美國債務泡沫的破滅和美元的暴跌將使石油和其他農礦產品的價格反彈。
報道稱,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石油需求下降——“歐佩克+”減產協議的終止進一步加劇了這一趨勢——重創了美國和世界市場,令交易商陷入恐慌性拋售模式。歐洲太平洋資本公司首席執行官兼首席全球策略師彼得·希夫認為,持續的市場混亂肯定會對石油業造成沉重打擊,但其影響可能遠遠超出該行業。
希夫對記者說:“許多負債累累的能源企業顯然將破產,因此,隨著油價反彈——我預計這種情況將會發生,那些生存下來的企業最終將能夠賺到更多的錢。”他又說,運營資本充裕的企業將安然度過這個危機,一旦油價開始回升,它們將會受益。
鑒于美國頁巖油行業的生產和維護成本極高,該行業受到的打擊可能最嚴重。
希夫說:“事實上,那些企業要存活下來,油價最低要達到每桶50-60美元(1美元約合6.94元人民幣)。我們甚至以前都沒有這么高的油價,現在油價每桶不超過35美元,所以這會造成很大破壞。”
他警告說,油價下跌短期內可能使零售汽油價格變得便宜,但消費者不應對此過于興奮,因為即將到來的經濟衰退將迅速抵消這一效應。
他說:“人們會從汽油價格下跌中受益,但不要對此習以為常,因為這不會持續太久。人們不應該以為汽油價格將長期保持低位而去買一輛大的運動型多功能汽車。”
許多美國人可能認為,他們不用花那么多錢買汽油是好事,但他們中的許多人即將失業,他們也就不需要開車上班了,所以能節省的錢也不會那么多。
報道介紹,希夫認為,在更大的尺度上,油價暴跌是影響整個美元泡沫的“通縮過程的一部分”。美國經濟的每個部門都積累了巨額債務。
他說:“美國經濟的真正問題全在于債務。我們有如此多的債務,不僅石油企業負債累累,各個行業的企業都是如此,而所有人都在逃避這一點。”
報道稱,與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不同,美國不可能再次讓美元升值,因為“它的槍膛里沒有足夠多的子彈來重新吹起一個更大的泡沫”,現在它必定會“應對這場即將到來的危機的全面后果”。
希夫對記者說:“2008年美元升值是因為大家都買它。這一次,所有人都在拋售它。目前的農礦產品熊市——包括石油領域正在發生的情況——將是非常短暫的。因為一旦美元開始暴跌,所有這些商品的價格都將上漲,包括油價。”
報道認為,美國政府可能試圖緊急救助其石油行業,因為石油業的崩潰可能引發連鎖反應,迫使華盛頓匆忙挽救其經濟的其他部門。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節目主持人馬克斯·凱澤則認為,美國頁巖油市場將在激烈的油價戰中首先受到沖擊——目前油價戰已經導致道瓊斯指數和原油價格下跌——而沙特阿拉伯的情況也不會比美國好。與此同時,俄羅斯會在這場較量中占據上風。
凱澤認為,油價大跌有幾個原因,莫斯科跟以沙特為首的歐佩克之間的爭端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并不是唯一的因素。
他指出,我們正在目睹2008年危機的“第二部分”,信貸泡沫再次破裂——這是遲早要發生的事情。
報道稱,無論石油市場崩潰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俄羅斯都能夠更好地應對這場危機。與美國的頁巖油相比,俄羅斯的石油開采成本要低得多,而且它不像沙特阿拉伯那樣有巨額債務要處理。
凱澤說:“因此,俄羅斯在這場地緣政治石油博弈中占據了上風。”
美國的情況則相反,它在這場高風險的較量中處于“非常糟糕的境地”,美國的頁巖油庫存已經受到影響,凱澤預計這“將徹底重創美國的頁巖油產業,美國需要采取大規模的救援行動,需要大量印鈔”。
他表示,在這場危機期間,美元“將遭受重創”,這最終將終結美元作為最堅挺、最受信任的全球貨幣的地位。
報道介紹,凱澤說,美國持有世界儲備貨幣的時代已經“結束”了。他還補充說,過度膨脹的美國股市也應該做好震蕩的準備。當收益能夠體現公司的實際業績時,道瓊斯指數可能會跌至800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