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石油展 為石油裝備打造競技舞臺
時間:2016-03-21 16:31
來源:
作者:宋鑫源
歷 史經驗表明,全球每 一次大的危機都會伴 隨科技的突破,產業 的革命,從而催生出 新產業的發展,成就某些國家的崛 起。美國為了應對全球石油危機, 發展新能源產業,成功擺脫經濟衰 退, 增加就業, 實現經濟的二次復蘇。 中國石油裝備經歷了從無到有, 從學習到仿造,從引進到自主研發 的一系列過程。“中國制造 2025” 的提出恰逢其時,尤其是在石油裝 備領域。 而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放緩, 石油產業發展遇困,也迎來產業變 革期。中國石油裝備能否成功完成 這一轉變?在本屆 cippe 上,國內 石油裝備制造企業給出了答卷。
再聚石油展 拔劍論高下
3 月 29 日,第十六屆中國國際 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以下簡 稱 cippe)再聚中國北京。來自全 球 65 個國家地區近 2,000 家參展 企業將在 cippe 上一一亮相。全球 最大石油展——cippe 的召開,為 石油裝備制造企業提供了一次絕佳 PK 平臺。企業可利用這次機會, 拿出看家本領,亮出最新的技術裝 備,以贏得更多的客戶和市場。不 僅是裝備制造企業,全球各大油服 公司、油氣公司也參與其中。埃克 森美孚公司已提前布局 cippe,并 將在 cippe 現場發布集團最新的亞 洲市場戰略,一由于全球油氣市場低迷,嚴控 成本,縮減預算,控規模、提效益、 壓投資、削成本等措施成為各大油 氣公司的新常態。 國內企業中石油、 中石化先后縮減了上游勘探開發投 資,關停部分虧損油井。種種負面 消息讓石油裝備制造企業的日子更 加困難。一次不得已而為之的洗牌 已經到來,落后產能、低效產能的 企業終將被甩出朋友圈。上游的勘 探開發市場也未能幸免,國內各大 油田已經開始陸續關停虧損油氣井, 生產任務降至最低,以保證油田平 穩運行。據外媒報道,美國 80% 的 頁巖油氣開發公司在高負債運行, 資金鏈隨時可能斷裂。在此嚴峻市 場環境下,業內企業應當為生存進 行 全 力 一 搏, 而 全 球 最 大 石 油 展 cippe 就是最佳的 PK 舞臺。
民企典范開拓海外市場
在國際石油巨頭開始掘金亞洲 的同時,中國石油裝備制造企業也 開始了新的征程,升級轉型,遁走 他鄉,開拓海外市場。對于國內民 企來說,2016 年是一個內憂外患的 一年,一方面外企工作重心的亞洲 轉移, 一方面國內市場的日益惡化。 民企不得不多舉措以求發展,如嘗 試裝備制造與工程服務相結合;并 購海外區塊,向勘探開發型企業轉 變;或是跨界發展,如投資環保與 新能源產業。但更多的大型民企選 擇了劍走偏鋒,拓展海外市場。 業內有關專家表示,油價低迷 的情況下,中國民營裝備“走出去” 凸顯時機。常用裝備,歐美產品質 量雖好,但花費較高,貨期較長, 這給了中國制造企業機會。國內民 營裝備企業在提升產品質量的同時, 要將工程服務與之結合,為客戶解 決運營成本之困,做好服務,最終 實現互惠互利的共同體。山東科瑞 石油裝備公司(簡稱科瑞)率先實 踐了這一策略,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日前,科瑞為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提 供了 3000HP 智能一體化沙漠快速 鉆機,成為中國大型民營石油裝備 企業成功開拓海外市場的典范。
配件型企業的發展方向
在本屆 cippe 上,眾多的參展 企業為小型配件生產企業。其生產的 零部件、配件產品主要供給國內大型 裝備制造公司。國內大型民企尚可遁 走海外,開辟新大陸,但靠大型裝備 制造企業吃飯的中小型配件企業又該 如何生存呢?一家名為北京市盛維華 液壓技術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向本刊記 者透露,該公司主要提供液壓方面的 配件,其客戶群體主要為國內大型民 營石油機械類公司,如科瑞、杰瑞、 鐵虎、捷科等。目前,該公司面臨的 最大困難就是客戶減少,產品銷量嚴 重下滑。“當前,我們只能做好自身 服務,與客戶進行技術溝通,了解客 戶的需求,隨后提高產品質量,改進 產品,以滿足客戶的需求。同時,希 望借助本屆 cippe 能夠開發出一些 新客戶,挖掘新渠道,如代理國外的 品牌產品,增強企業競爭力。” 該 負責人表示。 針對當前市場情形,中石油規 劃計劃裝備制造處處長羅卓輝解釋 稱: “從當前市場形勢來看,未來較 長一段時間全球油氣裝備制造業很 可能進入一個平緩發展期,部分產 品因需求發生結構性變化甚至可能 進入低谷期。附加值不高的中低端 石油石化設備過剩, 將被有序淘汰。 雖然,未來一段時期將是中國油氣 裝備制造業面臨嚴峻挑戰的陣痛期, 但也是企業轉型升級求生存、求發 展的關鍵時期。 歷史上已多次證明, 只有順應時代潮流,油氣裝備制造 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 主動,實現持續健康、發展。” 在當前降本增效的大勢下,國內 配件產品仍有一定優勢,相信通過提 高自身質量,提高服務或將有新的發 展機遇。正如馬云曾經針對互聯網行 業競爭對自己的員工說道:“今天很 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一 樣,中國的石油裝備制造產業正向著 后天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