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體積法評價頁巖氣儲量及應用
時間:2016-05-24 13:33
來源:
作者:康宏亮
由本刊主辦的第五屆中國頁巖氣發展大會上,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頁巖氣調查室主任包書景提出,采用概率體積法評價頁巖氣儲量已成為頁巖氣勘探的首選方式。
關于頁巖氣資源的評價方法,在北美有一套很好的評價體系,而因為地質條件和勘探程度的不同,很多方法不能通用。目前,有三個主要方法適合中國頁巖氣評價方法,第一個是動態法,主要利用單井曲線來估算儲量,目前這種方法只適用于中國的涪陵、長寧威遠。第二個是類比法,針對不同類型的頁巖氣開發區建設,通過未知區和已知區的對比來確定儲量。第三個是概率體積法,其原理是采用泥頁巖質量與單位質量泥頁巖所含天氣然的概率乘積,使用前提是基本地質條件清晰、有含氣量數據。采用概率體積法的基本流程是首先劃分評價單元,對一系列參數,包括頁巖厚度、密度、含氣量等進行測算,計算含量,最后進行分離評價及可信度評價。
概率體積法評價頁巖氣儲量
首先評價單元的劃分,根據沉積相劃分一級評價單元,然后利用頁巖分布、構造復雜程度、構造單元劃分二級評價單元。這樣形成了一個評價單元的基本信息表,包括評價的層系,一系列參數特征,輔助有效獲取參數的間接參數等。
第一個參數是有效頁巖的厚度,有四種確定方法,主要是根據鉆井資料、野外地質剖面和地質剖面數據,通過一些現場含氣量解析方法,利用測速井質量進行初步測定。然后根據地質剖面,形成一些常規的地震處理解釋,包括后期的工作都可以得到頁巖平面上的厚度分布情況。根據沉積特征確定厚度,最后形成評價單元內頁巖厚度的曲線圖。第二個參數是含氣頁巖的面積,按照單一含氣泥頁巖層段厚度所圈定的面積予以測算;第三個是含氣頁巖密度,可在實驗室進行操作。最關鍵的參數是頁巖的含氣量,含氣量的獲取有多種方法,最直接的是現場解析法,獲得解析氣壓,而殘余氣是對解析樣品進行粉碎后進行的二次解析。其次是測井解釋法,目前國內外很多頁巖氣需要證明TOC 含量,如果含氣量數據不足,可利用公式擬合,獲取頁巖氣的含氣量。將一系列不同概率參數輸入到軟件中進行計算。
中國頁巖氣勘探開發所取得的主要進展,總結起來主要在三個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和進展,首先在南方下古生界海相頁巖氣勘探取得重大突破,最主要的在涪陵地區,累計建成產量達到50 億方。其次是丁山區域,在彭水地區也有多個獲得成功,最高日產達到3.6 萬方,下寒武統是在威遠地區,目前日產量達到8 萬方;另一個是頭牛蹄塘組,在重慶城口地區,現場取得巖心所冒氣泡很明顯,含氣量很高。元壩區下侏羅統巖頁區塊,同樣獲得了比較好的氣流顯示。第三個突破是鄂爾多斯盆地三疊系延長組陸相。
中國頁巖氣儲量評價進展
應用頁巖氣儲量評價技術,目前中國主要有三個方面測算進展,首先柴達木盆地侏羅系陸相頁巖氣含量比較高,通過綜合測試應用解釋劃分了三個層段的頁巖氣顯示,同時也開辟了中國在西北地區頁巖氣開發的道路。其二是東部斷陷盆地,上古生界海陸過渡相的頁巖油的發現。最后是中國南部頁巖氣開發基地,川南下志留統龍馬溪組為最優層系,其頁巖分布廣、厚度大,含氣性好。
通過對牛蹄塘組頁巖氣地質復雜性和頁巖氣勘探發現的分析, 歸結三個關鍵參數: 由于牛蹄塘組的資源豐富程度較高, 其在高原化的地區頁巖氣顯示較差,因此提出在整體豐富程度高的情況下, 尋找演化程度相對低的地區, 在總體上較強的格局尋找相對來說較弱的區域是下一步頁巖氣勘探開發的重要部署。第二個是牛蹄塘組和龍馬溪組相比地板條件較差,造成含氣性變差;第三個是斷裂的破壞作用,在下一步針對牛蹄塘組的勘探來講,斷裂破壞,距離斷裂發現的規模和遠近都是非常重要的考慮因素。除了南方地區以外,滇黔桂地區上古生界海相是頁巖氣資源調查和勘探的新領域。在滇黔桂地區,有豐富的顯示數據,六盤水和天峨將作為開發組下一步的重點探測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