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油田解決油井結鉛垢罕見難題
時間:2024-06-05 17:15
來源:網絡
作者:小編
“從去年9月15日開始,江漢油田工程院圍繞結鉛垢嚴重的江漢油田荊州采油廠松滋紅花套SH10-P17井,采用‘物防+化防’工藝雙管齊下后,截止目前,已經近200天未發現結鉛垢,試驗取得階段性進展,針對油井結鉛垢這一國內外罕見難題取得了新的認識。”江漢油田工程院采油氣工程所副所長劉曉明說 松滋紅花套底水油藏是荊州采油廠的主力層系,2020年以來,該區塊油井井筒泵及其附近區域結鉛垢現象頻發,且井數累計增加生產井數的50%以上,由于井筒泵負責將地層油水混合液體通過井筒抽上地面,井筒泵結鉛垢后,造成井筒泵抽液通道被鉛垢堵塞,無法完成抽液作業,需要頻繁停井開展去除鉛垢作業,嚴重影響油田的生產運行。由于油井結鉛垢現象在國內外較為罕見,沒有有效的借鑒方案,紅花套油井結鉛垢問題成為了江漢油田荊州油區油井生產的“卡脖子”問題。
2023年,江漢油田工程院成立荊州紅花套鉛垢防治技術研究小組,依托專家聯盟的平臺,迎難而上,開展了《紅花套結垢防治技術研究》攻關,溯源了儲層的巖石礦物和流體當中鉛的存在,研究了成垢機理和影響因素,即井筒中的金屬物質,在長期生產過程中與地層中的鉛離子不斷產生置換反應,導致鉛離子沉積在井筒泵及其附近區域,形成鉛垢。工程院提出了“物防+化防”綜合治理思路。
劉曉明說,物理防預,即在遠離井筒泵的生產管柱的尾端安裝還原性金屬,讓地層流體鉛離子在指定的還原性金屬處去提前沉積,避免進入井筒泵沉積,延長生產周期。化學防預,即研究出具有抑制鉛垢成型的特殊成分的復合化學藥劑,通過降低結垢離子的濃度,大幅降低結垢量,進而延緩結垢趨勢,延長管桿壽命。
去年9月至今年5月,工程院在荊州油區4口井進行了鉛垢綜合防治技術現場試驗,SH10-P17井作為最長油井生產時間已近200天,檢管未發現結鉛垢現象,鉛垢防治技術取得初步成效。
下一步,工程院將繼續對該工藝進行改進,治理更多的結鉛垢井,降低油井除垢頻次,保持生產運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