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油田關鍵技術快速突破
時間:2024-06-04 17:34
來源:網絡
作者:小編
準確識別油田淡水水淹層、復雜水淹層
■建立壓縮空氣儲能區塊及小層篩選標準
5月30日,總裝機容量為180萬千瓦的青海油田公司格爾木燃機重啟及配套新能源項目,進入發電機組及設備檢修階段。作為中國石油首個百萬千瓦新能源集中式并網發電項目,該項目預計年發電37.53億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245.8萬噸。
今年年初以來,青海油田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瞄準“做強勘探、做精開發、做實煉化、做大新能源”的“四大戰略”關鍵核心技術難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強科技增儲、增產、增效,培育新質生產力,打造新的增長點,推動油氣勘探開發、新能源等關鍵領域實現快速突破。
強化創新驅動,推進“科研+油氣勘探”深度融合。青海油田深化盆地基礎地質理論及“四新”領域研究,加強采集處理解釋一體化技術攻關,攻克了巖性圈閉識別技術和儲層預測方法,提高了勘探成功率。持續攻關測井技術難題,成功研發了“三低”復雜油氣藏剩余油氣評價與識別技術等5項特色技術,其中“PNN+”測井技術對油田淡水水淹層、復雜水淹層的準確識別具有顯著效果。
加強技術突破,推進“科研+油氣開發”深度融合。青海油田加大剩余油潛力評價、儲層改造、轉變補能等技術研究力度,強化儲層含氣指數識別、井震精細構造解釋、治水防砂工藝技術攻關升級,構建更加科學的開發秩序。開發了自研耐鹽特色復合表面活性劑在“1+N”多領域場景的應用,現場實施表活劑洗井維護5403井次,控水增油效果明顯。開展了地層水挾砂液體系和本土黃砂替代試驗,有效率達100%;開展了單井循環增壓氣舉試驗16口井,平均單井日增氣1.2萬立方米。
儲備特色技術,推進“科技+新能源拓展”深度融合。青海油田大力開展工藝技術研究,豐富清潔替代、壓縮空氣儲能、鹵水綜合利用、伴生資源勘查等特色技術儲備,加快推進產業價值鏈向高端化延伸。油田承擔了全球首例“利用已有礦井改造的壓縮空氣儲能示范”項目研究,建立了壓縮空氣儲能區塊及小層篩選標準,為馬北儲氣庫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科研基礎。在近期投運的英東低碳排放示范區(一期)工程光熱項目、烏南區塊清潔能源替代先導示范工程中,采取了先進的線性類菲涅爾聚光集熱技術,替代了傳統的燃氣熱源加熱,保障了油田油井洗井熱水的供應。在尖北氣田水綜合處理試驗項目中,形成了“預處理+吸附+膜法”的耦合提鋰工藝,目前產品純度達到99.4%,加快推進深層鹵水綜合利用產業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