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萊恩:強化在華內生性增長
時間:2024-06-04 17:13
來源:網絡
作者:小編
科面臨全球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市場有效需求不足,社會預期偏弱等情況,化工企業應如何應對?帶著這些問題,5月28日,《中國化工報》調研組走進科萊恩,與公司高管進行溝通交流。科萊恩催化劑業務單元丙烯業務部全球副總裁王建基表示,對于像科萊恩這樣的跨國化企,只有更好地實現在華內生性增長,才能提高整體競爭力,鞏固在關鍵增長領域的市場領導地位。
堅持三大戰略實現創新發展
王建基指出,科萊恩在中國已經發展多年,取得驕人業績,但要真正體現作為中國市場“局內人”所應承擔的責任,實現內生性增長,增強企業競爭力,還需從三個戰略層面發力,即進一步關注改善客戶體驗、擴大足跡和創新驅動。
科萊恩的目標是將客戶需求迅速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創新產品,這是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并與關注改善客戶體驗密切相關。科萊恩中國創新中心充分利用全球研發網絡和技術平臺,構建本土研發能力,為客戶提供高效、全方位的產品研發和技術支持。他表示,開發差異化和定制化的高性能可持續解決方案,是更好貼近客戶,滿足他們需求的重要途徑。
在追求戰略增長方面,科萊恩對有機增長和無機增長均持開放態度。公司近期完成收購加拿大的高價值活性和功能性化妝品公司LucasMeyerCosmetics,體現了科萊恩進軍創新成分和天然解決方案的戰略。同時,科萊恩利用創新與人工智能技術提升企業生產與運營效率。他們正利用高通量實驗和篩選來加速開發過程,確保在當下市場變幻莫測的情況下,能夠迅速抓住機遇,保持領先地位。科萊恩的全數字化服務系統Clarity作為一款人工智能驅動的催化劑生產優化程序,對生產過程進行實時監控,并收集數據進行分析,為客戶提供直觀的端到端加密數據共享,并與科萊恩催化劑專家開展在線交流,便于溝通協作及解決問題。
投資擴大足跡強化本土化戰略
對于擴大足跡的戰略,王建基表示,在中國市場,擴大足跡就是加強在中國的本土化戰略。科萊恩集團高層早在2013年就認為,科萊恩的未來取決于亞洲,尤其是中國,并為此定制了中國戰略,逐步改變著自身在中國的運營模式。早期,科萊恩的運營模式是在歐洲生產,將產品銷往中國。后來由于中國市場的強勁增長,科萊恩調整戰略,將發展中國業務置于核心地位。
通過本土化戰略,科萊恩希望做到“在中國,為中國”,并通過在中國生產服務全亞洲。目前,科萊恩在中國生產的產品70%供應本土市場,30%出口,主要面向東南亞市場。
王建基表示:“盡管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和風險依然存在,但科萊恩對未來在中國市場的增長仍抱有非常高的期待。中國在電動汽車、5G通信這些全球快速增長的領域里扮演著領先者角色,而這些行業的持續發展必將給科萊恩的眾多業務領域帶來增長機會。”
科萊恩在華業務增長強勁,2023年中國市場的收入占其全球總收入的11%,科萊恩的中期增長目標是將這一比例提升至14%。在過去的三到四年,科萊恩在中國的投資超過3億瑞士法郎,主要集中在上海周邊和廣東大亞灣。通過這些本土化生產設施的建設和與本土客戶的密切合作,科萊恩的本土制造比例有望從2022年的35%提升到2025年的50%。
王建基強調:“既然將中國作為發展核心,那么在中國本土的投資和擴張是必然的。”近幾年,科萊恩連續在中國建立了許多新工廠和合資企業,擴產增能。這包括在鎮江新增兩座添加劑生產設施,為塑料、涂料和油墨行業提供解決方案;與北京天罡助劑合作在河北滄州建立合資企業,致力于高端聚合物添加劑生產;科萊恩催化劑業務迄今為止數字化程度最高生產基地——嘉興Catofin催化劑工廠和位于廣東大亞灣的高性能無鹵阻燃劑工廠也于2023年正式投產。
踐諾可持續發展貢獻“雙碳”戰略
可持續發展是科萊恩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成就在業內享有盛譽。如果說早年的可持續發展更為注重生產運營、淘汰不環保的產品和成分,而如今的科萊恩則更注重通過科學方法,設定環保目標并且融入每個企業的運營和每個人的生活。
王建基表示,目前,實施塑料化學循環、推動塑料循環經濟發展受到廣泛關注。作為專注、可持續、創新的特種化學品公司,科萊恩將通過添加劑解決方案和產品組合助力塑料行業在未來創造新的價值和發展潛力,并以創新的技術為中國的塑料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科萊恩的創新催化劑在助力客戶實現更為顯著的碳減排中取得了非凡成就。數據顯示,2023年來自鋼鐵制造、硝酸生產以及新能源轉型項目等眾多行業的科萊恩催化劑客戶,共實現了相當于400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減排,這一數值較2022年提升了500萬噸,彰顯了科萊恩在氣候保護領域的承諾。
科萊恩認為,公司的發展戰略與中國政府通過可持續發展和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不謀而合。科萊恩積極支持中國政府所承諾并正在踐行的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在執行自身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同時,為中國實現雙碳承諾和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