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井更換皮帶移動裝置研制成功
時間:2018-10-11 14:11
來源:
作者: 唐守忠 杜國棟 苗
采油管理二區注采 204 站管理油井 76 口,在生產過程中,電動機傳動皮帶由于材料老化, 皮帶拉伸、磨損等,性能將越來越差,造成皮帶打滑,啟動困難,傳動效率降低,抽油機不能正常工作等問題,所以生產一段時間后,就需要更換、緊固調整電動機傳動皮帶,但在現場由于各種原因更換皮帶時間較長,移動電機費時又費力,影響采油時率。同時由于在曲柄旋轉部位有防護罩以及部分電機帶有控制拒,造成更換皮帶、緊皮帶時不方便,給我們的一線工人造成較大工作量,且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
改進前生產基本情況
抽油機井在現場更換皮帶時需要移動電機,但移動電機即費時又費力,而且部分電機上有控制柜,移動起來更加不方便。由于電機與滑軌在向應力的作用下前高后低,非常容易頂壞電機底座,造成電機損壞。而且在電機加皮帶的時,由于曲柄的安全防護罩帶著電機皮帶輪護罩, 在頂電機緊皮帶的過程中,護罩過寬使緊頂絲非常不方便,會擠到手,撬杠在移動電機過程,操作不當容易打滑, 造成無謂的傷害,存在安全施工隱患。
從工作流程中分析,造成抽油機井更換皮帶時間較長的原因是在更換過程中移動電機時間長,而且部分電機上有控制柜,移動起來更加不方便。在移動過程中主要是用一米的撬杠進行移動,在移動時容易打滑,造成磕碰,而且撬杠支點不好找,經常發生撬杠使用不當使電機發生卡阻,需要將電機退回矯正后從新操作, 工人的勞動強度大、操作時間長。有控制柜和防護罩的電機井, 活動范圍小操作難度更大。
抽油機井更換皮帶是采油工日常操作項目,皮帶的有效傳動效率對整機的系統效率影響較大,因為產量壓力減少停井時間,部分井無法做到及時調整皮帶松緊度,從而降低了電機的傳動效率。為了解決更換皮帶中移動電機困難,達到安全、省力、快速更換皮帶,盡快研制一種更換皮帶移動裝置。
研發液壓移動裝置
根據千斤頂的原理,裝置主要由液壓裝置、連接管線、液壓頂絲三部分組成。由地面液壓裝置產生一定的壓力,通過連接管線傳遞到液壓頂絲,帶動頂絲頂桿推動電機前移,更換新皮帶后,用同樣方法將電機移回原位,可省時、省力,保證安全。由于設計液壓的原理,可有效推動電機,可操作性強,同時解決部分有護罩的井的電機移動。抽油機停抽后,松開電動機前后四條螺絲,將頂絲放入滑軌處,手壓壓桿產生液壓力,推動頂絲頂桿移動,從而推動電機前移,更換皮帶后,同樣方法將電機后移。該裝置有效利用液壓力,操作時動作幅度小,有效避免撬杠使用不當發生安全問題;所需人員 1~2 人,操作簡單;重量輕,方便攜帶操作。
該裝置自 2016 年 5 月至今,在 204 隊投入使用,先后使用 36井次,效果良好,未發生安全問題,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減少了停井時間和降低了操作工勞動強度。該裝置的成功研制,縮短了更換時間,降低生產成本, 減輕工人勞動強度,提高操作安全系數,具有廣泛的推廣應用價值。加一次皮帶平均節約時間0.5小時, 全年0.5×100=50 (小時)。一小時減少產量損失 0.5 噸,創經濟效益 =3,000 元 ×25(噸)=7.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