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鐘長鳴
時間:2021-06-29 17:32
來源:
作者:李繼運
最近,5500 英里輸油管道被迫停運,美國最大成品油管道運營商克洛尼爾公司(Colonial Pipeline)遭受勒索軟件攻擊事件,成為油服圈、管網圈、裝備圈以及安全領域談論最多的話題之一。盡管有指出美國因此“宣布緊急狀態”言過其實,但其在全球的引爆效應,對公眾提升網絡安全意識、促進社會加大安全投入并非壞事。資料顯示:截至 2020 年底,中國油氣管道總里程 16.5 萬公里,包括原油管線 3.1 萬公里,成品油管線 3.2 萬公里,天然氣管道 10.2 萬公里。
到 2025 年,我國長輸管道總里程或將超 24 萬公里……國人由不得要繃緊神經:若攻擊發生在本土,該如何面對?我們有維護網絡安全的“金鐘罩”嗎?近幾年,國際上發生多起超級別網絡攻擊,黑客通過潛伏滲透,妄圖達到勒索、破壞或竊取信息目的。檢測、病毒查殺、防火墻等對付一般攻擊尚可,面對新型攻擊卻作用有限。數字化時代萬物互聯,網絡至于人類越來越像陽光、空氣和水。國家、社會、人們衣食住行都和網絡密不可分,一旦受攻擊,國家安全、經濟運行和百姓生活,包括石油化工、高端裝備制造等各行業都會受到嚴重沖擊,造成的損失無法彌補。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萬里之外的克洛尼爾公司事件讓我們再次看到網絡安全的不容忽視,豈能不引以為戒,警鐘長鳴?無需質疑,網絡的核心是安全,網絡安全無小事、無國界。時評CommentaryP+E智能時代,網絡安全的機遇與挑戰并存。躲在隱秘角落的黑客,無時不在窺探網絡可能出現的漏洞,伺機發動攻勢不勞而獲。當他們來勢洶洶攻城略地之際,我們能否拿出自己的有效武器,確保萬無一失?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安全問題隨著科技空前發展,也在不斷更新變化。落后就要挨打,想練就不敗金身,務必在關鍵技術上下真功夫苦功夫,千錘百煉千方百計提升核心能力。
網絡空間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豐富的人才儲備才是網絡安全的重要支撐。加強網絡安全事件應急能力建設,積極發展網絡安全產業,落實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提升與防護責任,關口前移,少一些亡羊補牢,多一些防患于未然。不掉以輕心,不臨陣磨槍,在筑牢網絡安全屏障方面再蓄力、再投入。從前車之鑒中汲取教訓,夯實我們的“網安之基”,用創新技術構建超一流世界級安全體系。絕不允許類似“芯片卡脖子”事件,再在中國人身上發生!居安當思危,網絡可強國。近年來中國在安全方面做了很多積極努力。網上流傳一個段子:當記者問若發生戰爭,有人要炸毀中國的三峽大壩怎么辦?我們的將軍凜然作答:你炸一個試試?;卮痣m簡單,內涵卻豐富。一則中國人有信心有技術有能力捍衛三峽大壩的安全;二則若真有人膽敢對三峽大壩下手,中國的反擊將是摧枯拉朽毀滅性的,任誰都根本無法承受。請想一想:網絡安全是否亦同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