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技術南海項目實踐
時間:2014-12-29 14:40
來源:
作者:李淑民
海洋石油201在LW3-1及PY35-1/2項目中應用
深水高精度水下定位系。LW3-1項目使用擁有高精度定位系統的深水ROV,通過 USBL 和 LBL 的水下定位裝置對海管管頭、ILTA 的水下結構進行精確定位。深水棄管回收鋪設。采用 ROV 水下切割犧牲纜的方法來進行棄管作業。
設計浮筒增加于回收纜繩用于海管回收作業。深水起始終止鋪設。本項目起始鋪設水深為 200 米,為更加精確順利地進行起始鋪設工作,利用兩條拖輪進行起始錨布設工作,避免起始纜與錨頭纜纏繞,利用拖輪預先進行一次起始纜拉力試驗,201 連接起始纜后又進行一次起始纜拉力試驗,最大程度地保證起始鋪設的精確性。使用 ROV 進行DMA 的精確定位。采用先拋起始錨再連起始纜的方法,降低起始鋪設對深水惡劣海況。深水管線起始和終止鋪設技術。
此外,在起始鋪設過程中,在起始封頭綁扎浮筒減小封頭水中重量,同時可以在起始鋪設過程中保證封頭的垂直方向性,采用船型托盤,輔助封頭在滾輪間的移動,使封頭順利通過船上和托管架滾輪。深水浮球,高壓閥門,ROV 專用吊鉤等深水設備首次成功使用。深水在線三通安裝技術。荔灣項目是國內首次自主安裝深水管中結構物,其安裝水深為 520 米。項目 ILTA 的尺寸接近 HYSY201 作業線空間極限。為保證運輸和安裝的成功,項目使用了 ILTA 專用浮筒,并研發了運輸底拖輔助運輸。
流花南海挑戰號半潛平臺評估設計
流花南海挑戰號半潛平臺評估設計:整套半潛平臺結構與總體性能評估技術,具有通用性;半潛平臺結構整體強度分析技術;半潛平臺結構疲勞分析技術;半潛平臺結構穩性分析技術;半潛平臺傾斜試驗技術;半潛平臺拖航的氣候窗選取技術;半潛平臺系泊系統分析技術。CRA 復合管。項目已經順利地實現了 CRA 管的國產化,由西安向陽承擔的本項目所有復合管已經全部交付,并通過專家組驗收,取得第三方證書。各項性能指標均滿足技術規格書 / 標準/ 規范的要求,管端堆焊水平、坡口加工精度與管端橢圓度的控制水平已經達到國際水平,為海上施工高效進行提供了很好的支持。為國產雙金屬復合管在海洋油氣輸送領域的進一步應用開拓了市場。
LH19-5 臍帶纜。臍帶纜與電纜主要區別:臍帶纜內部含有液壓管線;臍帶纜接頭制作困難,無法在海上進行切割以進行長度調整。臍帶纜鋪設。 國內首次成功以動力定位船+滾筒驅動裝置+張緊器 + 入水橋完成 200 米水深臍帶纜安裝;完成重 362 噸、直徑 10.66 米臍帶纜滾筒裝船設計和計算分析。使用Orcaflex 軟件對臍帶纜鋪設過程進行計算分析。水下產品、水面設施應用在 LH、LW3-1、PY35-1/2 等項目, 水 深從 130~520m;HYSY201 應 用 在6″MEG 海管 79km 鋪設中,作業水深達 1,409m;CRA 復合管應用帶動了國內相關企業的發展;通過深水工程實踐與國外先進技術對比,還存在很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