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更換電機皮帶輪操作時間長,操作者勞動大的問題,研制了液壓拔輪器。 液壓拔輪器主要由手動液壓泵、高壓油管、液壓油缸和拔輪器四部分組成。該工具操作簡單,減少停井時間,提高了開井時率。本創新成果屬于石油工業的抽油機設備,適用于更換電機皮帶輪工作,解決了傳統更換電機皮帶輪勞動強度大,操作時間長的問題。
投用背景
渤南油田是一個低滲、特低滲油田,油田自然產能低。隨著油田開發的深入,一方面原始低層能量不斷衰減,另一方面由于水驅強度和波及系數持續下降,導致油井產能降低,流動壓力保持在很低的水平上。這樣就存在沖次過快,泵效低,長時間運轉就會造成深井泵損壞,增加作業成本。隨著四化在線功圖的應用,油井參數優化要更加及時化、精細化,但對于無變頻柜的油井,要通過更換電機皮帶輪的辦法來實現參數優化調整。
目前抽油機井更換電動機皮帶輪普遍采用頂絲拔輪器、撬杠等工具將皮帶輪從電機軸上拔下來,具體做法是:先將拔輪器固定在皮帶輪上,然后將撬杠插到拔輪器中,防止拔輪器旋轉,最后采用管鉗用力轉動拔輪器上的頂絲,使拔輪器帶著皮帶輪整體脫離電機軸,該種做法存在勞動強度大,操作時間長的特點,有時會對操作人員、電機皮帶輪造成傷害,存在安全隱患。液壓拔輪器采用液壓的原理,降低了操作者的勞動強度,同時有效的避免因長時間停井導致躺井,提高了開井時率,延長油井免修期該裝置操作簡單,減少了停井時間。
施工原理
液壓拔輪器主要由手動液壓泵、高壓油管、液壓油缸和拔輪器四部分組成。一是手動液壓泵,它是本工具的核心組件,為液壓油泵提供動力,最高壓力可達70兆帕。二是高壓油管,它是將手動液壓泵產生的動力傳遞給液壓油缸。三是液壓油缸,它將液壓油泵產生的動力,轉變為活塞的伸長動力。四是拔輪器,它是用來夾住皮帶輪,減少對皮帶輪的損害。其結構如圖1所示:
以往抽油機井更換電動機皮帶輪普遍采用頂絲時拔輪器、撬杠等工具將皮帶輪從電機軸上拔下來,勞動強度較大,有時會對操作人員、電機皮帶輪造成傷害,存在安全隱患。液壓拔輪器的工作原理是操作者反復按壓液壓油泵上的手柄,不斷壓縮液壓油產生壓力,壓力通過高壓油管傳遞給液壓油缸,促使液壓油缸上的活塞伸長,從而將皮帶輪從電機軸上拔下來。這樣操作者只用很小的力,就可以在液壓缸活塞端面最高產生20噸的力。
效益情況
液壓拔輪器用壓縮液壓油產生力的方式代替傳統的靠螺絲旋轉產生力的方式,降低了操作者的勞動強度。同時液壓缸于液壓泵采用高壓軟管相連接,使用時進行現場組裝,便于搬運。高壓軟管于活塞處采用快速接頭相連接,防止液壓油外泄。此外拔輪器與皮帶采用面與面的接觸,增大受力面積,杜絕了皮帶輪的損傷。2020年1-3月份使用液壓拔輪器調參20井次了,由于操作簡單,深受廣大職工的歡迎和好評。
表1抽油機井液壓拔輪器使用前后效果對比表。
|
時間 |
調參井數(口) |
單井平均
調整時間 |
拔輪器 |
2019.5-7 |
20 |
1小時30分鐘 |
液壓拔輪器 |
2020.1-3 |
20 |
40分鐘 |
加工一個液壓拔輪器成本僅需350元,從現場使用液壓拔輪器的效果對比表看出, 單井平均調參時間從90分鐘降至40分鐘,平均降低50分鐘,每口井日油按5噸/天計算,20口井可減少產量損失:5/1440*50*20=3.5噸,油價按2350噸/天計算,則創造經濟效益:2350*3.5-350=7875元。該工具有效的避免因長時間停井導致躺井,提高了開井時率,延長油井免修期。成果研制后,在管理五區20口油井調參中使用,操作簡單便捷深受廣大職工的喜愛,適合所有未安裝變頻柜的抽油機調參使用。液壓拔輪器的應用有效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停機時間,可進一步在油田范圍內推廣使用。
液壓拔輪器研制于2019年,研究思路來自于無變頻柜的油井調參需要更換電機皮帶輪,操作時間長且勞動強度大,停井時間長。為提高勞動效率,提升開井時率,避免長時間停井造成不必要的躺井。因此,我們提出了研制液壓拔輪器的想法。工具成型在現場油井羅151-斜8試用,根據現場試用情況,進一步優化工具。進而投入現場推廣使用。2020年,1-3月份實施調參20井次。工具適合所有未安裝變頻柜的抽油機調參使用。液壓拔輪器的應用有效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停機時間,可進一步在油田范圍內推廣使用。
從現場使用液壓拔輪器的效果來看,單井平均調參時間從90分鐘降至40分鐘,時間平均降低:90-40=50分鐘;每口井日油按5噸/天計算,20口井可減少產量損失:5/1440*50*20=3.5噸;油價按2350噸/天計算,則創造經濟效益:2350*3.5-350=787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