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程大數據應用的挑戰與發展
時間:2020-03-10 18:43
來源:
作者:songxinyuan
中國石油上游數據統建系統發展構建了9大類數據資產庫,覆蓋勘探評價開發井近40萬口;管理測井數據體文件108萬余個、地震數據7000余個工區、成果文檔367萬余份。
大數據并不在于“大”,而在于“有用”。建立一個便捷高效的數據一體化工作平臺,路線明晰,必須是決策者要建立一體化的理念,推動有效實施是關鍵。打破“數據孤島”,促進一體化數據融合,要充分利用既有的數據資源;要以油氣藏為核心布局各項工作;要實現參數交互優化、行業相互推進;要為不同專業和部門溝通搭橋、疏堵破阻;要記錄過程、積累經驗、傳承知識,事半功倍。
以油田勘探開發油藏評價的業務為對象,依托現有的數據庫、專業軟件和展示平臺,通過全生命周期精細化管理與考評,實現各種數據的圖形化展示與對比分析,有效支撐項目研究中的地震、地質、開發油藏等多專業的協同研究。用便捷合理的業務流程串聯勘探開發工作,穿透部門邊界。
油氣勘探開發生產過程理想狀態應該是以油氣藏為中心,各專業各部門協同配合,用最短的時間、最少的費用掌握地下油氣藏的真實賦存狀態,采取經濟適用的工藝技術,定制最合理的裝備與工具,實現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效益最大化。
通過對油氣藏地質數據和工程數據的分析和挖掘,不斷總結和更新對產能控制因素及改造優化參數的認識,不斷改進作業參數和作業流程,從而不斷提高鉆完井工程效率、儲層改造有效性,持續地實現降本增效;工程實踐的突破和再認識,又能夠極大地推動基礎理論研究的深入和發展,使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和互動得到了有效保障。
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結合數字化建設進程,以現有數據庫建設為基礎,以一體化示范項目為載體,逐步建成大數據系統和一體化支持及協同指揮環境。
油藏、鉆完井和地面工程一體化融合,油藏工程提前介入,向后延伸到油藏和鉆完井工程及地面工程,將鉆井、完井、壓裂改造、試油、采油、地面集輸等工藝一體化融合,鉆完井要向前延伸到油藏工程不斷修正地質模型,助推了新技術工業化應用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