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典型的疏松砂巖油藏,孤東油田水平井開發面臨著諸多挑戰。其油層埋藏淺,壓實程度差,膠結疏松,極易出現泥砂問題,尤其是館陶組油藏,出砂情況嚴重,極大地影響了油田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為了實現增產增效,工藝技術人員不斷探索和實踐,在水平井防砂及相關工藝上取得了顯著成果。從選擇合適的防砂方式,到研發有效的打撈工藝,現場應用不僅保障了油井的正常運行,也為同類型油藏開發工藝應用提供了有益借鑒。
創新防砂工藝 應對油藏挑戰
孤東油田特殊的地質條件,使得油層出砂成為制約生產的關鍵問題。經過長期研究和實踐,金屬棉濾防砂成為孤東油田水平井防砂的主要手段。防砂管柱的結構經過精心設計,由絲堵、扶正器、濾砂管、光油管、封隔器等部件組成,具體為絲堵+扶正器+濾砂管+扶正器+光油管+封隔器+光油管的組合形式。在安裝時,將防砂管柱下至設計深度后,通過打壓上提管柱丟手,確保管柱的穩定和有效防砂。
水平井在投產過程中,受底水或邊底水的影響,生產井段的含水會逐漸上升,這對水平井的開發產生了不利影響。因此,卡水工藝成為必要措施。現場常用的卡水工藝有水泥封堵和機械卡堵水兩種。由于水平井的結構特性,常規的水泥封堵方法實施難度較大。而機械卡堵水則展現出了明顯優勢,通過下入卡堵水機械管柱,對目的層進行卡封堵水。當需要重新利用油層時,只需打撈出卡堵水管柱即可恢復生產。目前,現場使用的卡堵水工藝管柱主要以 SPY441 雙向錨定封隔器和皮碗封隔器為主(如圖 1 所示)。
圖1皮碗封隔器卡水管柱
其中,卡瓦封隔器卡水管柱工藝管柱采用帶雙向卡瓦支撐的 SPY441 封隔器封堵下部油層,并應用 YDS 丟手工具實現丟手,但該管柱只能實現下段油層的卡封堵水;而皮碗封隔器卡水管柱采用皮碗封隔器實現封閉層的封堵,應用特殊丟手工具實現丟手,全部管柱支承在人工井底,上部采用防落物管柱插入丟手接頭,防止管柱移動,該管柱可以實現任意油層的封堵,為油井的靈活生產提供了有力支持。
攻克打撈難題 恢復油井產能
當濾砂管和分層封隔器失效后,打撈作業成為恢復油井產能的關鍵。但水平井打撈面臨著諸多特殊的難點。水平井內的造斜段使得井口的上提力無法有效傳遞到井下水平段,而且為了保護套管,直井中常用的大力上提、活動解卡等打撈工藝在水平井中無法實施。造斜段也影響了井口扭矩的傳遞,使得常規的套銑、倒扣等打撈工藝難以在水平井中應用。水平井的水平射孔段較長,濾砂管也相應較長,一般在幾十米以上,有的甚至長達 300米 ,且每根濾砂管都帶有扶正器,在扶正器處有變徑,這進一步增加了打撈的難度。
針對這些難點,工藝技術人員經過不斷探索和實踐,總結出了三種有效的打撈方式。第一種是活動解卡,即通過上下活動管柱來嘗試解卡,這種方式適用于出砂少、濾砂管短、工作時間短的情況,雖然油田有成功的井例,但實施難度較大。第二種是套銑打撈,利用套銑筒直接套銑濾砂管并進行打撈,但這種方式對套管損害較大,實施難度也很高,不過油田也有成功應用的案例。第三種是井下增力打撈,利用井下增力器解卡打撈,這也是目前較為常用且有效的一種方式。
水平井井下打撈工藝管柱由專用的提放式可退撈矛、井下打撈增力器、扶正器和配套工具等組成(如圖 2 所示)。
圖2 井下打撈增力器結構圖
該管柱采用等強度設計,全部管柱額定載荷為 550KN,最大可以承受 650KN 的拉力而不損壞。它具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可以在井下落魚的魚頂處直接產生 500KN—650KN 的拉力,而且井下打撈增力器以上部分管柱在增力打撈過程中不受力;二是在需要時可以可靠地退出撈矛,即使打撈不成功也不會給井下造成新的事故。
井下打撈增力器的作用是改變打撈管柱的受力方式,通過打壓在卡點處產生大噸位的拉力,使井下落物產生移動。該工具由套管錨定部分、增力部分、水平打壓球座三部分組成。套管錨定部分的作用是將井下打撈增力器錨定在套管上,并承受增力部分所產生的拉力;增力部分是直接產生拉力的關鍵部分;水平打壓球座則可以保證工具在水平狀態下打壓,同時還能根據要求自動卸壓。
提放式可退撈矛由矛桿、矛爪和換向等部分組成。撈矛下井時,換向部分位于短軌道處,矛爪處于收縮狀態。當撈矛接觸并插入魚腔時,矛爪推動換向部分移動,進入長軌道,此時上提管柱,矛爪與矛桿斜面接觸,直徑漲大,從而將落魚牢牢抓住。
在配套了合適的工藝管柱后,水平井濾砂管打撈工藝可以概括為 “沖”、“撈”、“松”、“拔” 四個步驟。“沖” 是指將井筒內的沉砂沖洗干凈,并以合適的壓井液替入,防止再次出砂;“撈” 是利用提放式可退撈矛撈住井下管柱,并上提一定的負荷;“松” 是用水泥車打壓,將壓力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使井下管柱在一定負荷下反復受力,從而使周圍的沉砂松動;“拔” 是當濾砂管周圍的沉砂開始松動時,以打撈管柱和井下管柱能夠承受的拉力(使用增力器)大力活動,將濾砂管拔出。
成功應用 驗證技術成效
孤東 7-3 平 3 井是水平井打撈工藝技術成功應用的一個典型案例。該井水平段長 601.31m,留井管柱為皮碗封隔器 +φ108mm 鑲嵌式金屬棉 25 根,總長度為 184m,其中濾砂管長 127m。在關井前,該井產液量基本保持在 25~30 m3/d,產油 23~28t/d。在 2022年 7 月至 9 月期間,該井進行過 3 次作業,但均在幾天內出現砂埋關井的情況,經分析是濾砂管損壞導致的。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2023年 3 月該井實施了濾砂管打撈作業。在處理完井筒內的沉砂后,開始進行增力打撈。首先上提負荷 300KN,然后從鉆桿內正打壓,經過多次反復增力活動后,從鉆桿內提高壓力,在卡點處產生了 540KN 的拉力,管柱開始松動。經過 30 余次的井下增力打撈,泵壓逐漸下降,增力器拉力從 520KN 降至 200KN,最終全部防砂管柱一次成功撈出。該井在經過重新防砂作業后,產液穩定在 32m3/d,產油 29t/d,生產狀況得到了明顯改善,這充分驗證了孤東油田水平井打撈工藝技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此后,在8口水平井防砂及打撈中獲得應用,均取得良好的效果。金屬棉濾防砂配合防砂管柱,解決油層出砂問題;以 SPY441 雙向錨定封隔器和皮碗封隔器為主的機械卡堵水工藝管柱,應對底水或邊底水影響。打撈工藝上,研發井下增力打撈等技術及配套管柱,解決濾砂管和封隔器失效打撈難題。增力器解卡工藝操作簡單、安全可靠、成功率高,能打撈幾十米到幾百米管柱,保障水平井穩定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