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藝新技術助力電泵井高效開發
時間:2024-08-16 14:43
來源:網絡
作者:小編

朱真民 勝利油田勝利泵業有限責任公司
潛油電泵采油工藝技術具有高效節能、適應性強、自動化程度高、易于維護、安全性高、操作簡單、管理方便、免修期長等特點,在石油開采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特別是在處理復雜井況和適應不同地質環境方面表現出色。勝利油田經過四十多年的高效開發探索實踐,在電泵井高效開發應用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成熟的耐高溫、耐防砂、防腐蝕、防結垢、氣液分離等先進的配套新工藝新技術和產品,滿足了直井、斜井、水平井等各種油井開采工藝的需要,為油井高效開發提供了先進的技術支撐。
新型電泵井快速作業技術
該技術是針對海上作業平臺常規檢泵作業時間長、作業效率低、檢修作業安全風險大等問題而提出來的,經過技術人員科研攻關,成功解決電泵井快速作業技術。
海上石油開采常規的人工舉升方式為電潛泵舉升,由于井下工況惡劣,電潛泵機組長期處于高溫高壓流體環境中,電機燒毀、動力電纜擊穿等時常發生。故障后檢修需要配套完善的鉆修井設備,以及至少需要5至7天,嚴重影響油井生產。而“新型電泵井快速作業技術”通過將井下電泵機組與生產管柱分離,從而減少常規檢泵作業壓井、起下管柱等步驟,有效縮短作業時間,最快只需2天左右即可完成整個檢泵作業,較常規檢泵作業具有明顯優勢。
該項技術可以大大降低生產作業成本,降低作業風險,為邊際油田開發提供了更高效的解決方案。勝利油田技術人員根據勝利海上油藏情況及完井生產特點、平臺作業條件等開展針對性研究,制定出一套科學高效規范的海上井組平臺7寸生產套管電泵井快速檢修作業技術配套工藝新技術。
目前,該技術已在勝利油田海洋拓油廠得到了良好推廣應用,應用該技術成功實施海上井組平臺7寸生產套管故障快速檢修問題,該工藝技術與較常規檢泵作業相比累計實施海上作業平臺電泵井快速檢修80余井次,累計縮短油井作業時間300余天,提升了油井檢修作業效率和油井生產時率,降低海上檢泵作業安全風險,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電泵井信息化管理技術
電泵井信息化管理技術是智能化油田建設需要而開發研制的,該技術針對油田初期安裝的電泵井遠傳監測系統,由于是集成在電泵控制系統中,其電子元器件匹配度低,以及對原電泵控制系統的適應程度上存在一定差異,一個故障點就容易引起多器件反應,容易造成電泵井的停井。而且原電泵控制柜體空間狹小,大量設備進入使得控制柜的可操作安全性變差,故障產生后維修不方便等問題而提出的。
為了提升油田電泵井生產管理的水平,技術人員充分發揮信息化技術優勢開展技術攻關,依托油田“四化”網絡技術對電泵井管理進行進一步技術改造升級,研制開發電泵專用RTU控制技術。在電泵井上安裝使用這套控制系統,系統可遠程監控每口電泵井的生產情況,可實施遠程起停井操作,自動采集電泵井生產參數,存貯實時生產數據,通過GPRS傳輸到預先設置的檢測終端,及時存儲數據參數,就像為每口電泵井建立了自己的健康檔案。可以隨時為技術人員提供數據資料和技術支持。一旦電泵井出現故障,技術人員通過局域網遠程檢測和查詢,故障井的各項生產參數一目了然。技術人員根據這些參數初步判斷出故障原因,迅速制定出處置預案,第一時間保障生產,可以有效提高油井生產效率。
新研制開發的電泵井RTU控制箱采用獨立分體式控制結構,可實現不停井對控制系統進行維護。對于以往集成在電泵控制系統中的數據采集模式有了較大改進,有效避免了集成電器件因匹配等問題造成停機影響,延長了潛油電泵井的開井時率,增加了可采經濟效益,提高了操作安全性,促進了信息智能化管理與生產的有效融合。目前,該技術已在勝利油田多個采油管理區得到了良好推廣應用,提升了電泵井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低效電泵井治理技術
孤東油田由于受生產層位多、井段長、層間矛盾突出等影響因素,造成部分油井產液量低和產油量低,成為油區生產成本高效率低的低效井。針對這一問題,技術人員在開展提質增效措施摸排的基礎,采用動靜結合分析方法,利用動靜態資料,逐層進行層間潛力分析、細化流線流場分析、研究能量狀況分析,提出利用高效電泵井治理低效井的技術措施。
如技術人員經過對孤東油田GO8-19X15井周圍的儲層進行精細對比后,發現下部油層有增油潛力,在重新落實巖層構造后,采用繞絲高充+液壓卡封復合工藝,精準改造目的層,有效卡封出水層,避免層間矛盾,改善開發效果。通過實施繞絲高充卡封防砂措施+電泵轉抽舉升工藝實施技術措施后,該井目前日產液量63.6立方米,日產油6.2噸,含水90.2%,含水持續下降,提液增油效果明顯。
該技術工藝措施先進、技術針對性強,已在孤東油田低效油井治理中實施該技術48井次,累計增油8500余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