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英特爾推 出至強5600和7500一年后,英特爾針對 云計算的需求,為開放數據中心錘煉 更強的“至強”芯——至強E7和E5系 列。E7將基于32納米制程,是微架構 與至強7500相同但內核數量更多(最高 可達10核)、緩存容量更大(最高可達 30MB)的多路至強產品,它將為大規 模虛擬化和企業關鍵任務帶來對傳統 RISC架構小型機更具沖擊力的選擇; 而至強E5帶來的則是雙路服務器平臺 上的更重要革新,它將采用全新Sandy Bridge微架構,并最多支持8個內核, 與英特爾個人電腦從Nehalem微架構升 級到Sandy Bridge微架構相比,至強E5 帶來的類似升級必將引爆更為驚人的性 能和能效增幅。
截止目前,眾多評測報告以用戶 的成功案例已證明,無論是在與用戶應 用體驗相關的計算性能上,還是在決 定了數據中心空間利用率、運行效率和 成本的能效上,抑或是在堪稱云計算基 礎的虛擬化應用表現上,英特爾2010年 發布的至強處理器——至強5600和至強 7500系列都有著卓越的表現。它們不但 是現階段x86架構雙路服務器和多路服 務器領域的性能和能效王者,還能夠通 過集成可智能超頻的英特爾睿頻加速技 術、根據應用負載自動即時調節性能輸 出與電能消耗的英特爾智能節能技術, 以及兼顧處理器、平臺I/O和網絡I/O虛 擬化能力提升的增強型虛擬化技術,讓 開放數據中心在運行、管理和維護上擁 有更多智能特性,這些特性將是未來實 現英特爾2015云愿景中“自動化”要素 的必備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