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企業和 機構都在花費巨資來構建和升級IT基礎 設施,以確保其對關鍵業務的支撐。然 而,企業核心業務的需求定義也并非一 成不變。隨著市場動態的變化,對于相 應關鍵業務承載系統的彈性和可擴充能 力也提出更多、更新的要求。
2010年,以英特爾架構服務器(通 常將采用英特爾處理器的服務器稱為 IA(Intel Architec-ture)架構服務器,由 于該架構服務器采用了開放式體系,并 且實現了工業標準化技術和得到國內外 大量軟硬件供應商的支持,在大批量生 產的基礎上,以其極高的性能價格比而 在全球范圍內,尤其在我國得到廣泛的 應用。)為代表的開放架構(含x86架構 與安騰)服務器營收達63%,為340億 美元,而RISC服務器和大型機的市場 “蛋糕”的價值,縮水到150億美元。 服務器市場格局發生了顯著變化,也表 明越業越多的企業開始選擇向開放架構 的計算系統遷移。
2010年英特爾款至強7500處理器 的發布,為x86架構服務器帶來了一個 難得的機遇。這款處理器不但借助全新 Nehalem微架構實現了最高達2倍性能 增長,而且還導入了此前只有安騰才配 備的20多項先進RAS特性,在根本上拉 近了與RISC處理器的應用優勢差距。 而這款處理器的繼任者,今年4月 6日問世的32納米制程英特爾至強處理 器E7產品家族,更是堪稱為替代RISC 而打造的精品——它最多可集成10個支 持英特爾超線程技術的內核,支持最高 達2TB的內存,并支持英特爾睿頻加速 技術 、 英特爾超線程技術和英特爾虛 擬化技術(VT),能分別按需擴展性 近年來數據量與個人終端設備的爆炸性增長給眾多企業和機構的IT基礎設施帶來了嚴峻挑戰。如何做到既滿足性能與穩定 性,又能以較低成本保證關鍵業務高效運營,同時還讓企業的IT投入更具可持續性,就成為所有企業共同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能、簡化多任務處理、增強可靠性與可 管理性。
相比上一代至強7 5 0 0 系列處理 器,它運行計算密集型應用的性能提 升多達 40% ,能在視速度為根本的科 研和金融服務等領域提高其關鍵業務 應用的運行速度和精確度。在RAS特性 上,至強E7則傳承和改良了至強7500 的RAS特性,包括機器校驗架構恢復 (MCA Recovery) 、修正的機器校驗 中斷(CMCI)、PCI-E熱插拔、動態 內存遷移、雙設備數據更正(DDDC) 等,達到了可與安騰及諸多RISC架構 處理器比肩的水平。
對于從至強7500到至強E7這一系 列的提升和改進,特別是在RAS特性上 的改進,業界人士均認為至強開始真正 具備了在關鍵業務領域向RISC架構處 理器發起挑戰的能力。全球行業研究機 構In Stat就指出:隨著將RAS特性帶入 x86架構系統,英特爾為用戶從RISC系 統遷移奠定了基礎。
據了解,從英特爾至強處理器E7 產品家族推出至今不過幾個月時間, 全球范圍內的系統制造商包括思科、戴 爾、惠普等已經推出超過60款基于至強 處理器E7家族的平臺。
從至強7500到如今的至強E7,一 次次的性能與RAS特性的更新,標志著 英特爾至強處理器在關鍵業務領域正步 入成熟。其高效的性能能夠滿足企業關 鍵業務對系統的要求,其開放和靈活性 也讓企業在保障關鍵業務穩定運行的IT 投入中更具有可持續性,為數據中心整 體的性能優化提供了可能。同時,它的 成本優勢與可擴展性也使其在關鍵業務 領域市場中更具競爭力。如今,以英特 爾至強處理器平臺為代表的開放式架 構,已經成為服務器領域的主流。包括 在金融、醫療、制造、安全等領域,對 于開放架構的采用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呈現出全新的市場格局。